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宋迎迎
(相關資料圖)
國慶假期,山東港口青島港生產不停歇。10月1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只見各大碼頭車船如織、泊位全開,生產一片紅火。港口廣大干部職工甘于堅守、樂于奉獻,用紅紅火火的業績,傳遞濃濃烈烈的愛國熱情。
10月1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龍門吊正在吊裝集裝箱。宋迎迎?攝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記者看到,碼頭岸線上大型集裝箱船舶一字排開,吊機轟鳴,集卡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當天一大早,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操作一大隊裝卸副隊長李茂現就來到碼頭,指揮裝卸工人裝卸集裝箱。
10月1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李茂現(左)與同事商討作業計劃。宋迎迎?攝
“今天我們裝卸隊180多名職工堅守工作崗位,發揚山東港口青島港‘港外過節、港內大干’的優良作風,實現班班創高產、船船爭高效、生產保平安。”李茂現告訴記者。
10月1日,一艘滿載集裝箱的貨輪駛離山東港口青島港。山東港口青島港供圖
記者采訪了解到,10月1日當天,山東港口青島港集裝箱板塊,8000TEU以上大型船舶接踵而至,“美德馬士基”作業中,橋吊平均單機效率達32.4自然箱/小時,提前1.3小時完成。QQCT作業船舶共計25艘次,其中,8000TEU以上大型船舶平均作業效率達到30自然箱/小時,箱量突破3萬箱,并以2.7萬收發箱業績創歷年國慶節箱量新高。自動化碼頭當日完成船舶作業8艘次,重點作業線單機效率同比增長3.2%,作業箱量同比增長32%;QQCTU碼頭34條作業線晝夜完成30艘次船舶作業,其中,東南亞、澳新等加掛船舶作業3艘次、增量2300余標箱,內貿船舶“天錦河”輪作業效率達到36.8自然箱/小時。
山東港口青島港干散貨板塊,隨著“南沙榮耀”輪與“山東飛躍”輪完成直混作業,干散貨作業生產大會戰全面打響,創出單船直混5.3萬噸生產佳績,減少場地使用4萬噸,節約流程使用時間12小時。在董家口港區,在港作業船舶11艘次,晝夜開靠12艘次,“武鋼好運”單班單機效率達到2668噸/小時,火車裝車晝夜21列1269節。
10月1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港干散貨智慧綠色碼頭自動化控制中心,堆取料機司機正在工作。宋迎迎?攝
10月1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港干散貨碼頭,山東港口青島港前港分公司安全環保科技部副經理趙偉麗正在綜合樓5層的干散貨智慧綠色碼頭自動化控制中心,全神貫注盯著電腦顯示屏。顯示屏的畫面里,橙色卸船機靈巧地舞動著“機械臂”,將歌利婭號艙內的智利精粉源源不斷地抓取出艙,配合飛速轉動的皮帶和與之遙相呼應的堆取料機及裝車機,卸貨、裝車,整套流程精準運行。
“今年6月,山東港口青島港前港分公司干散貨智慧碼頭正式投用。這個國慶假期,堅守崗位的職工告別風吹日曬的作業現場,坐在控制室里看監控、點鼠標、按按鈕,就能完成碼頭卸船、皮帶運輸、堆取料、裝車等工作。”趙偉麗介紹說,“偉麗創新團隊”核心成員也都堅守工作崗位,完成本職崗位值班任務之余,繼續推進干散貨碼頭的自動化改造進程,進一步提升各機種、流程的自動化作業效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