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啟幕在即 空間站時代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闊步向前

        首頁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0-02-07 12:27:24    來源:人民日報    

        5日,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運抵文昌發射場。它將于4月中下旬,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執行首飛任務。更強大的運載火箭、更先進的空間站技術、更高的科學應用效益,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空間站時代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闊步向前。

        2月5日,為載人空間站工程新研制的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加上已先期運抵的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三大件”已齊集發射場。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計劃于4月中下旬執行首飛任務。這也意味著,備受矚目的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新型大型運載火箭將承擔載人空間站艙段等重大發射任務

        按計劃,此次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將執行兩大任務。一是參與發射場合練,二是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飛行。據介紹,試驗飛船不載人,而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則不參加發射任務。

        火箭是目前人類去往太空的唯一交通工具,建設空間站尤其需要運力強大的運載火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新運抵發射場的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是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制的新型火箭??蒲腥藛T根據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制了大型整流罩,并對全箭進行了適應性改造,使其主要用于空間站艙段等近地軌道大型航天器發射任務?;鸺L約53.7米,芯一級直徑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長20.5米、直徑5.2米,采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氧、液氫和煤油作為推進劑,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小于22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玨介紹,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屬于按系列化、模塊化、組合化思路研制的一款新型大型運載火箭,也是我國首個一級半構型的大型運載火箭,將主要用于近地軌道大型航天器發射,承擔起我國載人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

        據悉,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今年計劃安排3次發射,將分別由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和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空間站設計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統,航天員工作生活將更舒適

        據專家介紹,中國空間站總體構型是3個艙段,包括“天和”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整體呈T字構型。核心艙有5個對接口,可以對接一艘貨運飛船、兩艘載人飛船和兩個實驗艙,另有一個供航天員出艙活動的出艙口。

        其中,“天和”核心艙全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發射質量22.5噸,是未來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天和”可支持3名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支持開展艙內外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是我國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專家介紹,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長期生活更加舒適,核心艙在設計上較過去有了很大突破,供航天員工作生活的空間約50立方米,未來加上兩個實驗艙后,整體能夠達到110立方米。

        不僅活動空間大,航天員在空間站的補給也得到了更好保障。此前我國航天員在軌飛行的最高紀錄是33天,航天員生存所必需的水和氧氣由航天器直接送入太空。為了讓航天員實現更久的在軌停留,空間站設計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統。航天員呼出的水蒸氣會通過冷凝水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會回收凈化,重新作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電解制氧時產生的氫氣與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將通過化學反應生成氧氣,這也能夠降低氧氣的補給需求。

        空間站資源十分寶貴,經過科學且慎重的遴選,空間站上將搭載安裝包括生物學、材料科學、基礎物理、微重力、流體等類別相關的科學研究實驗設施??臻g站上也將部署10余個先進科學實驗柜、艙外載荷安裝平臺以及共軌飛行的巡天望遠鏡,提供空間科學實驗條件,解決大規??臻g應用問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專家介紹說,新一代載人飛船是為我國近地空間站運營和后續載人月球探測等任務研制,全長8.8米,發射質量21.6噸,具備高安全、高可靠、適應多任務和模塊化設計特點,目標是實現一次可運載6名航天員和返回艙的多次可重復使用。由于新一代載人飛船將同時兼顧近地軌道任務和更遠的深空探測,對飛船的結構和防熱性能會帶來更大的考驗。計劃于4月完成的這次發射任務,將驗證飛船關鍵技術,隨后飛船將轉入全系統的研制和功能驗證,為未來的載人飛行作準備。

        空間站階段任務面臨不少挑戰,發射場合練和首飛極為重要

        上世紀90年代,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確立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2019年7月19日,隨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我國全面邁入空間站時代。

        要實現技術跨越發展、科學應用效益不斷提升,空間站階段任務面臨不少挑戰。按計劃,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在不到3年時間內連續實施10余次飛行任務,完成建造并運營近地載人空間站,突破、掌握和發展大型復雜航天器的在軌組裝建造、近地空間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等技術,以及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開展大規??臻g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民用空間應用等。

        專家表示,發射場合練和首飛極為重要。據介紹,發射場合練就是完全按照正式發射狀態進行模擬演練,只是不會真正執行最終的點火指令。通過合練,可以全流程、全要素、全過程模擬正式發射任務,全面驗證空間站核心艙與運載火箭、發射場等系統之間的配合,提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參與的本次合練任務預計需要3個月左右。

        當前,正面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工程全線將防控疫情納入合練任務統籌安排,科學決策、科學組織、科學管理,逐一摸排篩查、嚴格場區管控、完善風險預案,確保合練任務和首飛任務按計劃進度順利組織實施,確??臻g站階段飛行任務順利進行。

        關鍵詞: 中國空間站

        下一篇:美國和意大利研究人員合作研制4D打印新型微針讓打針不再疼痛
        上一篇:科學家發明出一種可以通過“排汗”實現降溫的軟體機械抓手

        科技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