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江蘇宜興:突出水環境問題導向,科學治理打造美麗家園

        首頁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3-03-15 16:20:53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實習生?柳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何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3月15日,科技日報社記者從江蘇省宜興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該市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創下歷史最好紀錄:2022年,9條主要入湖河道全部達到總磷總氮約束目標,31個國省考斷面優Ⅲ率90.3%,達標率100%……

        “多年來,宜興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持續加大生態建設投入,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全面攻堅突出環境問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統籌推進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發展成效加快顯現,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定步伐。”宜興市委書記封曉春說。

        科學治污治水,用“排毒調理”改善水環境

        地處蘇浙皖交界處的宜興,既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又是農業大市,氿湖、主道運河穿城而過,連接太湖。多年來,工業污染物、農業污染物、生活污水……嚴重的交叉污染曾困擾著這座江南文化歷史名城。

        用宜興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孫列鋒的話來說:“宜興工業企業密度大、農業種植養殖面積廣,水網錯綜復雜,水治理難度大、國考省考要求高。”

        宜興是如何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還城市青山綠水,再現江南水鄉美景的?

        “治理水環境就像是‘治病’,既要‘排毒治病’,也要內在調理增強‘免疫力’,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采取科學治污治水的方式,促進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孫列鋒說。

        在孫列鋒的記憶中,2007年,一場太湖水危機,將宜興推上風口浪尖。宜興市委市政府面對國家和省相關主管機構下達的一道道整治文件,在一次次反思中,突出水環境問題導向,確立了發展新理念,拿出了科學治水的實施方案。

        “鐵腕”治水,宜興在全國首創“河長制”,黑臭河道整治包干到人,全市拉網式排查,列出關停并轉和整改清單,堅決淘汰化工、印染、養殖等高污染產業、嚴控污染物排放;出臺政策,加大科技人才和項目引進,鼓勵發展電線電纜、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等綠色產業,重構產業體系。

        在宜興市委市政府領導看來,控源截污是關鍵環節。宜興通過“一口一策”把好入河排污口“閥門”,先后完成境內太湖流域46條入湖河道的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和溯源工作,給2159個入河排污口上了“戶口”,完成1492個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為水生態環境實施“點穴式”精準治污提供了基礎保障。

        生態治水,實施“一圈一帶一區”水生態修復工程,完成滆湖、太湖清淤130萬立方米,以及滆湖保護區3萬畝養殖池塘退養,規劃建設太湖西岸10個濕地群落,打造東氿、團氿“水下森林”城市生態新亮點。

        精準治污治水,突出問題導向“對癥下藥”

        近5年來,宜興生態環境、水利、農業農村、公用事業管理等部門協同發力,在持續加大控源截污、內源修復和長效管理的基礎上,針對國省考斷面夏季水質反復,組織多方專家“會診”,揪出了“真兇”。

        “我們通過周密排查和分析,經過多年整治后,影響宜興水質的主要矛盾已由原先的工業和生活源轉向了農業源,一場聲勢浩大的攻堅戰再次打響。”孫列鋒說。

        幾年來,宜興市委市政府以問題導向為指針,用“退”和“改”結合的辦法開展魚塘整治,用生態的方法解決生態的問題,大范圍開展生態化高標準農田整治,從控源的角度解決魚塘尾水和農田退水污染問題。

        同時,嚴控稻麥生產過量施肥施藥,引導農民種植高抗高產稻麥新品,應用現代智能農機裝備,實現減肥減藥、高效高產。

        緊鄰太湖的新莊街道有長達5公里的沿湖線,有耕地2.96萬畝,常住人口近5萬人。過去,由于圍網、施肥施藥、生活污水等,多條連接太湖的河道水質惡劣,村民苦不堪言。

        “2017年開始,我們縱深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升攻堅行動,堅持陸上水上同步治理,采取建立河長制、集中管網村村通、統一分類排放、應用圍水處理、加速土地流轉、集中大戶耕種、生態修復濕地、構建生態綠廊等方式,有效控制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推動農業生產實現‘蝶變新生’。”宜興市新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副主任蔣歡說。

        近年來,新莊街道憑借優美的生態,在發展現代農業上,與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中醫院等產學研合作,通過產業集聚、技術指導、體制創新等方式,將資本、技術及資源要素進行集約配置,并引入了各類資本,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銷售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整合,最終實現農業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擴展和強村富民的目標,成功創建為無錫市首批市級農業產業園。

        重構地理生態,為村級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優越條件。昔日農業“四不像”的新莊街道核心村,如今成為蘇南現代高效農業觀光示范基地。

        該村黨總支副書記吳云濤介紹,目前,全村種植高抗優質小麥超1500畝、林地1000多畝,還建成400多畝的果園,種植地產百合、藍莓、枇杷等,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去年,農民人均收入超4萬元。

        現代裝備技術,賦能織密好治理“護水網”

        如何鞏固前期來之不易的治污治水成果,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水生態環境?

        “宜興全市上下始終以認真態度、較真精神、頂真作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奮力譜寫宜興現代化建設的綠色篇章。”封曉春說。

        值得一提的是,3年來,由于疫情影響,宜興在財政困難之下,在治污治水上的投入只增不減。去年,沿太湖生態管控區實施項目38個,總投資超62.6億元;全市2400多條河道,投入超28億元。

        孫列鋒介紹,今年,為進一步凸現生態價值,宜興將計劃投入1.7億元,重點建設3.5萬畝高標準農田,推動農業產業的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高質量發展。

        5年來,宜興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科學治水處理能力。

        宜興完善督查制、問責制、專班專人,緊盯“重點戶”,持續加強整改,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提升企業排污治理能力,確保水環境問題不反彈、環保治理力度不下降、綠色安全生產底線不突破,讓生態、綠色、低碳、環保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旋律。

        目前,在宜興2038萬平方米的土地上,擁有污水處理廠13家,達到日處理能力近50萬噸。

        5年來,宜興聚焦水質長效管理,全力織密治水護水網。為確保隨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該市對主要入湖河道進行自動和人工采樣監測,對百瀆港等增加人工巡視,并陸續增加水體遙感、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加入水環境治理隊伍,建立起監測、管控、執法、治理一體化的管理體系。

        宜興還打造了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對河湖環境、污染源等實時采集數據進行監控分析,及時發現環境質量問題,對于即將超標的站點或污染源開展超標預警,最大限度避免環境問題發生。

        宜興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聯合科研院校,組織專家集中攻關,解決了污水深度生物脫氮技術等難題。目前,不但可以從污水、藍藻等污染物中提取出有機肥料,還實現了生物發電。

        去年來,宜興以“美麗河湖”專項行動為抓手,凝聚政企強大合力,把“藍天、碧水、凈土”變成城市建設最靚麗的風景與產業發展最優厚的土壤,茶葉、百合、板栗等一批農副產品成為農民的“搖錢樹”“致富果”。

        如今,宜興已建成200個美麗示范河湖,全方位打造出水系暢、水色清、水景美、水韻悠長的美麗河湖“宜興樣板”,讓人民群眾越來越多地享受到了綠水青山帶來的幸福。

        (宜興市委宣傳部供圖)

        關鍵詞:

        下一篇:《2022中國家居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環球百事通
        上一篇:最后一頁

        科技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