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11月4日,在距離濟南900公里之外的上海市,“智創濟南·傳感未來”濟南(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精準推介暨重點項目簽約活動如期舉辦。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出席并致辭。
會上,濟南—長三角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發展聯盟、濟南—長三角智能傳感器產業招商聯盟相繼成立,安納思半導體項目、威盛人工智能科教文化產業園項目、镕銘微電子總部項目等一系列高端產業項目簽約落地濟南。
于海田表示,今天的濟南,經濟總量達到1.14萬億元,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科創實力顯著增強,數字賦能勢頭強勁,產業生態不斷優化,要素保障更加健全,交通網絡日益完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城市品質顯著提升,發展韌性強、后勁足,充滿生機、潛力無限。
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被譽為新的生產力。濟南市歷城區是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所在地,也是該市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承載著國家戰略、省市戰略的落地。該區圍繞數字經濟,依托超算中心等平臺載體,加快培育微電子產業集群,積極構建超算數字經濟創新圈,而傳感器產業正是突破口。
去年年底,智能傳感器(濟南)創新中心在歷城區揭牌,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建設啟動,17家企業現場簽約入駐產業園,由此打開了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的全新格局。記者了解到,已經建成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將重點建設智能傳感器創新應用、輕量化生產制造、封裝測試三大產業功能中心。韓國亞羅科技麥克風傳感器生產研發基地是上述園區的第一批入駐項目,其目標是年產MEMS麥克風20億個。此外,無介質全息領域領軍者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也將智能傳感器生產線落地。
按照歷城區的相關規劃,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將與其他園區協同創新、聯動發展,到2025年,創新圈將集聚50家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企業500家,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