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已達30項 中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首頁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2-10-06 16:41:52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北京時間10月6日上午,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3屆執行理事會上,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中國四川省通濟堰、江蘇省興化垛田、浙江省松陽松古灌區和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等4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0項。

        通濟堰始建于公元前141年,距今已有2163年的歷史,渠首位于成都市新津縣南河、西河、金馬河交匯處,采取了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黃金角(137.5),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是重要的水利工程技術進步典范。在長期的治水實踐中,通濟堰自成一體運行,總結出了“冬閉春開,平梁分水”的治水原則,創造了“以簍易石”“砌石硬堰”“鐵壁筒”等工程技術,形成了“堰工局”“堰長制”等獨具特色的水利管理體制,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諧的典范工程。


        (相關資料圖)

        圖為通濟堰渠首攔河閘。

        《華陽國志》表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灌溉工程為古城眉州的社會安定、文化繁榮提供了有力的物資支撐,孕育了東坡文化、長壽文化、忠孝文化、竹文化,誕生了一派繁榮的天府之國。通濟堰灌區現在作為都江堰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著向成都、眉山2市4縣(區)提供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灌溉面積52萬畝。

        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是國內外唯一、里下河腹地獨有的、分布在興化湖蕩區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系。唐代以來,興化先民為了應對水患災害,筑捍海堤,筑圩堤,興建排灌設施,并架木浮田、壘土成垛,形成高出水面1 米以上的田塊—即明代中后期創建與初步發展的垛田,發展成擁有配套的圩堤、灌排渠道、水閘等復合灌排工程體系和獨特的灌溉方式的灌溉工程系統,沿用至今。

        大小不一的垛田田塊。

        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是江淮之間、濱海平原創造性的工程體系,有別于其他水網地區的圩田、垸田,體現了協調黃河、淮河、運河關系前提下國家洪水管理的意志,在灌溉與排水工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的代表性,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文化價值。至今仍在發揮灌溉排水、防洪抗旱排澇、生態農業、景觀旅游等多方面效益。

        松古灌區,是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遺產“活態博物館”,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典范。自漢代開始,先民因地治水,在松陰溪流域依勢筑堰建渠,分片“開圳引水”,逐步建成以松陰溪主支流為水源,堰堤密布、圳渠交錯的灌溉網絡。灌區工程體系在明清時期臻于完善,至明末清初,境內有古堰120處,古塘、古井百余處,至今仍在滋潤著松陰溪兩岸16.6萬畝良田。數百年來,松古灌區先民以榜文、碑刻、文選等形式,翔實記錄了“七三法”立項選址、“借地建圳”,采用“人字形”壩體結構等建設機制,以及“汴石分水”“定期輪灌”“圳田制”“堰董制、圳董制”“水權管理”等創造性的灌區管理機制,真實反映了當地官民的治水精神和治水智慧。

        圖為松古灌區午羊堰。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西北部山區,面積約有5.1萬畝,主要分布在上堡、豐州、思順三個鄉(鎮)26個行政村。梯田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達62梯層,被稱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

        據《山海經》等文獻記載,上堡梯田開發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興起于秦漢時期,成熟于宋元時期,完善于明清時期,距今至少2200年歷史。上堡梯田,梯山為田,因山成形、因水而興,屬于陡坡梯田。它不僅包含了完善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統:可持續利用的水源蓄水工程、科學的灌排系統工程、先進的節水工程、完備的儲水工程、完整的田間配套工程;而且包含了良好的上堡梯田生態保護系統:“森林—水系—梯田—村落”山林農業生態體系,由森林子系統、水系子系統、梯田子系統和村落子系統組成,充分展示了森林的水源涵養功能、水系的灌溉功能、梯田的水保功能、村落的生產功能。

        美麗的上堡梯田。

        上堡梯田灌溉工程,它以最簡易的工程設施,最少的維養管護,可持續的工程管理,實現了有效的自流灌溉,有力推動了當地的土地墾殖和農業生產,不斷提升了糧食產量,目前上堡梯田糧食平均畝產已達1000余斤。同時,積淀的厚重生態理念和建造管護經驗,為現代坡耕地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了積極寶貴的借鑒。并且至今遺留大量的遺址遺存,是上堡梯田開墾及其灌溉工程修建的歷史痕跡和文化印記,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和考古價值。

        灌溉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2014年設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優秀的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今年與中國的4項遺產同時列入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澳大利亞、印度、伊拉克、日本、韓國、斯里蘭卡的15個項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量已達到140項,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8個國家。

        中國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伴隨和支撐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特有的自然氣候條件,使灌溉成為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歷史上建設了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區域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許多至今仍在發揮功能。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中國古灌溉工程遺產是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保護灌溉工程遺產體系、挖掘傳承區域特色水利歷史文化,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延續至今的灌溉工程遺產是生態水利工程的經典范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申報與可持續保護利用為契機,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現中國灌溉歷史文化,研究總結其科學技術、文化價值及管理經驗,對助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圖片由水利部提供)

        關鍵詞:

        下一篇:全球快看:開水燙餐具真的能消毒嗎?不燙會有多臟?
        上一篇:焦點!長江上游筑牢生態屏障推動綠色崛起

        科技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毛茸茸bbw亚洲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人配人种jizz|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特级aaaaaa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