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鑫 俞靜 薛琳 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9月21日,在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園區行”—江陰站暨江陰市2022年度投資峰會上,來自政府部門、高新園區、投融資機構與企業負責人開展了深入的產業、科技、項目與資本洽談對接,并舉辦“澄創江陰”金融路演—高新區專場等活動,一批園區戰略合作、基金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資料圖)
江蘇省財政廳徐洪林副廳長介紹,這是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切實發揮省政府投資基金的平臺功能和品牌效應,提升服務基層、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而推出的重要舉措。
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自2015年成立以來,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和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截至今年8月底,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已與558個主體開展合作,通過引導帶動社會資本,累計成立了總規模2374億元的子基金群,已投項目2659個,投資金額達2333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于2020年底正式啟動了“園區行”活動,通過政策宣講、項目路演、調研走訪和投貸聯動等形式,搭建起產業園區、投資機構和實體企業的交流合作平臺,有效促進金融資源和產業發展精準對接。
“園區行”活動開展以來,在江蘇省級相關部門和行業專家大力指導和支持下,投資機構積極參與項目篩選,金融機構為基金和園區定制了金融產品和服務,分別在宜興、宿遷、南京、徐州、常州、南通和溧陽成功舉辦。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企業成功獲得直接股權投資11.43億元,另有12家企業獲得銀行授信支持24.45億元,園區行的網絡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過370萬人次。
“未來,省政府投資基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進一步聚焦重大戰略和重點產業,精準發力、分類施策,以更高的站位、更強的力度和更快的效率,在穩定投資預期、提振投資信心上更好發揮作用。省政府投資基金也將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和務實的理念繼續辦好園區行系列活動,吸引和協調更多資源投入江蘇現代化建設。”徐洪林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江陰在轉型升級上,加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創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堅持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著力為企業和資本搭建溝通的橋梁,成功探索出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發展模式。目前,全市已累計培育境內外上市公司59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6家,上市公司總數名列全國縣級市第一,形成了資本市場獨具縣域特色的“江陰板塊”。
江陰市人民政府市長包鳴認為,此次江陰攜手省政府投資基金舉辦基金“園區行”活動,將有效促進江陰產業與資本的深度融合,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的強鏈、延鏈,促進一批重大創新成果轉化,全面提升企業創新力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江陰市政府及江陰高新區作了產業與園區推介,江陰市創投聯盟成立,6只基金成功簽約,簽約總金額達200億元。此外,江陰高新區的12家企業參加路演并與投資機構對接,路演項目涉及先進制造業、新材料等多個領域,融資總需求達7.85億元。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