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葉青通訊員王劍葉美琪
9月17日,第二屆骨傷傳承與創新珠江論壇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英澤、國醫大師韋貴康等專家圍繞當前骨科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集中展現中西骨傷領域前沿理論、技術以及研究成果。
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如果能用大量的科學數據方法對中醫藥進行解析,更多宣傳中醫的正確認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中醫艱澀難懂的地方,有助于大家去理解中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主任委員萬春友教授指出,現在很多骨傷疑難雜癥,西醫是沒辦法解決的,但是中西醫結合能夠很好地解決。講究筋骨并重與骨正筋柔的中醫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西醫開刀帶來的血運破壞,調動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再加上科學技術工具的助力,這對骨傷發展大有裨益。
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首席教授何偉表示,醫學科技成果轉化是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內容,轉化能力是創新的試金石。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積極探索中醫骨傷發展新模式,依托自身學科特色與豐富的臨床積累,聚焦臨床實踐的需求,積極開展專利的申請與轉化,成功實現3項專利轉化,轉讓經費達百萬元。
據介紹,2021年初,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掛牌成立。
用X線片可預測股骨頭壞死的塌陷程度、中藥治療股骨頭壞死……作為廣東省首家中醫骨傷研究院,研究院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在積極汲取現代科學、醫學成果的同時,不忘傳統優勢的發揮,在股骨頭壞死、慢性筋骨病等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現共發表論文90余篇,其中SCI共20篇,總影響因子達100分以上。
“‘骨傷傳承與創新珠江論壇’是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搭建起來的中醫骨傷傳承、創新的大平臺,相信在這里能夠打下嶺南骨傷傳承發展的堅實基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林興棟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高科技在中醫骨傷領域的應用也愈加廣泛而深入,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數字骨傷研究室”順勢成立。數字骨科研究院將不斷完善形成完整的臨床體系與學科理論,推動骨科學的發展,為健康廣東、健康中國助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