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張厚地 戴欣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煙霧病曾經是一種罕見病。無論是對患者還是醫生來說,煙霧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仍不清楚,猶如一團迷霧。我們所有的研究和努力都是為了驅煙散霧,讓患者獲得新生。”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派駐第五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段煉教授在此間說道。
近日,由北京神經科學學會主辦,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派駐第五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承辦的“驅煙散霧?萬例新生”科普公益大講堂在京召開。來自解放軍總醫院和北京協和醫院的多名神經學科專家,就煙霧病研究、診治等方面的進展和心得體會進行交流。
北京神經科學學會張嶸副會長
煙霧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腦血管病,是兒童最常見的腦血管病,也是引起成人腦卒中的重要原因。但過去人們對其知之甚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派駐第五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段煉、韓聰教授團隊率先在國內系統開展了煙霧病的診斷治療。20年間,他們完成了首個中國煙霧病大樣本量臨床特征分析、首個中國煙霧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首個中國煙霧病全基因掃描組研究,建立了新的煙霧病臨床分級標準,牽頭制定了《煙霧病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如今,他們完成的煙霧病患者顱內外血管重建手術突破10000例,成為我國煙霧病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感謝段煉教授的救命之恩,沒有你們的付出,我今天無法站在這里。”活動現場,第一例接受段煉團隊治療的煙霧病患者,58歲的陳先生發表簡短感言,鼓勵仍在與病魔抗爭的病友們。
“看到各位身體健康,我心里說不出的高興,向你們表示衷心的祝賀!”段煉在會議發言中說。如今,越來越多的煙霧病患者在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派駐第五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團隊的幫助下重獲健康,回歸正常的生活。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段煉教授
據段煉教授介紹,煙霧病迄今已有65年的歷史,經過幾十年國內外同行的共同努力,雖然我們對煙霧病的認識和診療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對其發病原因、發病機制以及長期預后沒有徹底闡明,全球范圍內暫無規范統一的治療原則。下一步,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派駐第五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團隊將圍繞煙霧病的發病機制和個體化的綜合治療策略,開展一系列基礎和臨床研究,爭取早日攻破煙霧病這一難題,讓更多的煙霧病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圖片由馬文娟攝)
關鍵詞: 神經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