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艷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取得豐碩成果,日前在京圓滿落幕。本次大會展示了機器人在醫療、物流、商用、農業、建筑、制造、礦山、特種等八大場景中的應用成果,前往建筑機器人展示區博智林展位參觀的觀眾絡繹不絕。
媒體現場采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朋友“對視”測量機器人
清華學霸圍觀地磚鋪貼機器人動態展示
作為一家以自主研發為核心驅動力的創新型綜合性高科技企業,博智林已有在研機器人近50款,31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填補了多項世界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空白,大多數機器人適用于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
據了解,作為展會現場少有的體系化多機展示,博智林此次參展的8款機器人,覆蓋混凝土主體結構、二次結構、室內精裝修、地坪施工、外墻施工、輔助測量施工及廢棄物處理的環保施工建筑全周期的7大工序,其中4款國際領銜技術產品,3個工信部認證的優秀場景均首次大規模亮相北京。
在博智林副總裁劉震的講解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一行先后參觀了數款展廳陳列的建筑機器人,對當前博智林建筑機器人的研發及應用情況表示認可
博智林在展示智能建造魅力的同時,數位清華大學教授親臨現場為觀眾講授建筑機器人前沿技術,并答疑解惑。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張衛強教授現場分享《空鼓檢測聲音識別算法》時表示,近年來由于空鼓導致的飾面磚墜落傷亡事故較為頻繁,因此空鼓檢測在現代建筑貼磚或鋪地工序中十分必要。空鼓檢測識別算法的空鼓音識別準確率達97%,未來將與建筑機器人結合使用,提升建筑行業效率與安全。
建筑機器人突破性的應用步伐加快,革新了大眾對傳統建筑行業的觀念,智能建造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在本次大會主論壇,博智林副總裁劉震分享了建筑機器人在智能建造中的實踐應用,剖析建筑機器人應用前景。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與博智林副總裁劉震交流建筑機器人的研發技術及應用情況時指出,建筑機器人的應用市場十分可觀,智能建造的前景可期
近年來,國家圍繞智能建造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數字化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建筑行業實現應用,如住建部出臺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強調著力加快建筑機器人研發和應用:積極推進建筑機器人在生產、?施工、維保等環節的典型應用,重點推進與裝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建筑機器人應用,輔助和替代“危、繁、臟、重”施工作業。
“高個子”混凝土智能隨動布料機進行布料施工,讓以前至少需要3名工人才能完成的操作,變成現在僅需1名工人,就可完成作業;地面整平機器人能自動設定整平規劃路徑,不慌不忙地實現混凝土地面的全自動整平施工,且精度符合國家質量驗收規范標準;輕松“擺平”混凝土的地面抹平機器人可以實現高精度混凝土抹光施工作業,其工效相對傳統工效提升40%以上……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人、5G、新材料等技術與建筑業的融合,智能建造時代加速到來。
(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