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在線支付破冰 互聯網醫療向健康端傾斜能否迎來拐點?

        首頁 > 互聯網 > > 正文

        日期:2020-04-03 14:53:17    來源:南方日報    

        湖北省十堰市的王女士患糖尿病多年,一直有定期購藥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去醫院復診開藥卻成了難題。“想去醫院開藥,但又怕交叉感染,線上開藥一直又不能刷醫保。”

        3月31日,平安好醫生宣布旗下互聯網醫院已打通湖北省醫保在線支付,上線“互聯網醫療保障服務平臺”。王女士在平安好醫生APP上驗證醫保信息后,在線上完成了開方購藥,“跟我線下去醫院花的錢是一樣的,還可以給我送到家,太方便了。”王女士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聯網醫療開辟“抗疫第二戰場”,隨著醫保在線破冰,是否意味這一市場迎來拐點?

        互聯網醫療抗疫表現亮眼

        平安好醫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互聯網醫療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APP擁有3.15億注冊用戶,6700萬月度活躍用戶和300萬月度付費用戶,日咨詢量為72.9萬人次。此次旗下互聯網醫院成為首批開通湖北省醫保在線支付的機構,也標志著,平安好醫生成為了全球首個打通醫保在線支付的互聯網醫療平臺。

        平安好醫生表示,這也標志著“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邁入了新的階段。未來6000萬湖北用戶可以通過該平臺使用線上診療、處方流轉、在線支付和送藥上門的一站式服務。

        疫情之下,互聯網醫療表現尤為亮眼。據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統計,截至3月12日,協會27家會員單位的互聯網醫院線上18.8萬名醫生,為全國患者提供健康咨詢超過2000萬人次,義診患者超1600萬人次。此舉也被中國社科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秋霖稱為“成功開辟了抗疫第二戰場”。陳秋霖認為,疫情對互聯網醫療用戶進行了一次教育,隨著線上診療服務助力抗疫效果顯現,國家衛健委也很快出臺了推動和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政策,醫保部門也出臺相關支付政策。

        健客CEO謝方敏認為,互聯網醫療初創階段以輕問診為主,隨著互聯網醫療制度逐漸完善,以慢性病、復診為主要特征,將推動醫保在線支付成為剛需。隨著互聯網醫療和醫保實現對接,長遠來看,可以實現跨地區、跨醫院的醫保醫療服務數據共享,一方面更有效管控醫保資金的使用,另一方面為參保人員逐漸建立健康檔案。“2020年有望成為互聯網醫療的拐點之年,不過未來發展需取決于企業是否能持續給老百姓提供滿意而且穩定的醫療服務。”

        Analysys易觀分析預測稱,在疫情催化下,2020年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960.9億元,全年增速預計超過2014年的59.3%,達到63.7%。

        醫保在線支付難破異地瓶頸

        但互聯網醫療能否就此迎來拐點,業內看法仍然相當謹慎。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到,醫保支付涉及各個地方不同政策,需要互聯網醫療平臺去逐個對接溝通。

        而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認為,線上醫保等政策的出臺,整體上來說更多的是利好行業,但不等于利好企業,首先難解決的就是異地醫保結算問題。“比如,丁香園的互聯網醫院注冊在銀川和黑龍江,但如果一個上海的患者在丁香園旗下互聯網醫院上進行了就醫,結果發現無法使用醫保,因為這屬于異地就醫。從現在的政策看,上海的患者只能在上海的某家醫院的線上互聯網平臺咨詢問題才能報銷。這樣的話其實大大限制了互聯網‘服務無邊界’的優勢,因為作為互聯網公司來說,不太可能在全國每個地區、每個醫院都建一個互聯網醫院平臺。”

        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統計的數據也側面證實了這一點。數據顯示,在超2000萬人次線上問診中,寧夏本地的問診人次不到15萬,占比不到1%。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醫保支持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與傳統的醫療服務相比,僅是將服務方式搬到線上,對于深度布局依托線下實體醫療機構的互聯網公司,以及幫助線下醫院建立“互聯網醫院”的運營商來說有利,但就整體互聯網醫療行業而言,尚不能輕言利好。隨著疫情之下公立醫院紛紛上線互聯網醫療服務,短期內市場還會出現用戶分流的風險。

        李天天認為,“醫保這一塊政策上的利好,我們保持謹慎的態度,不會過于樂觀。因為目前平臺和各地醫保對接仍存在較大難度,而且醫保涉及的部門太多,每個地區的政策都不一樣,需要打通各地的醫保電子系統,溝通協調難度都比較高。”

        互聯網醫療向健康端傾斜

        國內疫情初起時,各大互聯網醫療平臺均經歷了用戶量猛增的情況。如平安好醫生平臺APP新注冊用戶量增長10倍,丁香園的“疫情地圖”瀏覽量超過25億。但隨著國內疫情漸趨回落,各大平臺的在線問診量也出現明顯下降趨勢。互聯網醫療平臺如何打破“低頻”的瓶頸?業內人士認為,除了醫保在線支付,從醫療需求轉向健康端需求也成為一大方向。

        李天天指出,像疫情這種偶發事件帶來的關注度,不太可能會帶來一個根本的、持久不變的爆發式增長。疫情過后,各地的醫療機構、門診、醫院重新開張,線上服務又會回歸到正常水平,疾病還是會回歸到線下的服務場景中,但是民眾對于健康生活的重視程度肯定會比以前高。“醫療是以疾病為中心,健康是以生活方式為中心。一個低頻,一個高頻。我覺得醫療不太能創造新的需求,但健康服務更高頻,也更容易創造出一些因消費升級而帶來的新需求。”

        好大夫在線CEO王航則指出,疫情之中互聯網醫療發揮重要作用,建議給予互聯網醫療第三方平臺更高的重視,將其納入國家衛生健康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重點探索線上義診等大規模公共服務能力,未來在應急情況下才能多出一支可以依靠的專業力量。(記者 嚴慧芳)

        關鍵詞: 互聯網醫療

        下一篇:脈脈報告:字節跳動人才需求量領跑互聯網企業 超過阿里巴巴和騰訊
        上一篇:工業互聯網“乘數效應”快速釋放 加速落地深耕

        科技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高清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