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汗烏蘇村的變遷(逐夢·走進美麗鄉(xiāng)村)

        首頁 > 國內 > > 正文

        日期:2023-08-14 07:03: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相關資料圖)

        和靜縣察汗烏蘇村風光。
        巴音達來攝

        巴音布魯克草原風光。
        楊雙龍攝

        遠望在天邊,近看在山前,這個藏在中天山褶皺里的村莊,有著一段傳奇的故事——

        從自治區(qū)級重點貧困村,成為脫貧攻堅示范村;人們的生活從擺脫貧困,到牛羊滿圈、有房有車……這里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簡稱巴州)和靜縣額勒再特烏魯鄉(xiāng)察汗烏蘇村。

        2020年金秋時節(jié),我曾到過察汗烏蘇村。那時,察汗烏蘇村剛剛摘掉貧困帽子。當我去年7月再次來到這里時,眼前的一切讓我陶醉:燦爛的陽光透過門前的楊樹,灑下萬點金光。寬闊筆直的道路兩旁,百日菊、萬壽菊開得正艷,姹紫嫣紅,蝶飛蜂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整個村子就像是一個偌大的花園。村民幸福的笑臉,就像路邊的花兒一樣綻放。

        誰能想到,這里曾經“空房不見人,風沙舞乾坤”。誰又能想到,昔日的戈壁“孤島”會變成如今的美麗山村?

        這些巨變的背后,是黨的富民政策的滋潤,是一批又一批駐村工作隊的默默付出,是一屆又一屆第一書記帶領著村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的不懈努力。

        2020年5月,巴州畜牧工作站畜禽改良科副科長紀軍來到察汗烏蘇村,挑起了第一書記的重擔。

        紀軍面對的課題是: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如何推進鄉(xiāng)村振興?

        2007年,為了讓我國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的生態(tài)得以自然恢復,巴州開始推行“人畜下山來,綠色留高原”,兩年間,將和靜縣牧區(qū)的7個鄉(xiāng)鎮(zhèn)、583戶、約2000名因病、因殘、因災致貧的牧民,先后搬遷安置到莫呼查汗一帶,組建了生態(tài)移民新村察汗烏蘇村。這就是這個新村的來歷。

        紀軍來到村里的第一天,就帶著村干部一起入戶走訪。紀軍像是一個謙虛的小學生,無論走到哪兒,都帶著本子,把村民們的情況一一記到本子上。一段時間走訪下來,紀軍摸清了家家戶戶的底數,對村里的情況有了數。

        多少個夜晚,紀軍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漸漸地,他有了思路。鄉(xiāng)村要振興,道路要先行。

        說干就干。跑項目,要資金。很快資金爭取到位,挖掘機、壓路機、鋪路機來到了村里,沉寂的村莊被各種機器的“大合唱”叫醒了,精神抖擻地邁開了發(fā)展的步伐……

        機器的“合唱聲”填平了坑坑洼洼,變出了5條總計5.2公里長的鄉(xiāng)村道路。一條條柏油路鋪到了村民們的家門口,也通到了村民們的心坎上。

        首戰(zhàn)告捷,紀軍干勁更足了。細心的紀軍發(fā)現,村里的自來水水壓很小,一問才知道,自來水管線年久失修,三天兩頭“發(fā)脾氣”,不是這兒漏水,就是那兒裂管,用水很不穩(wěn)定。尤其到了冬天,自來水管常常凍住,村民們只能喝井水。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紀軍,深知吃水苦的滋味。于是,他橫下一條心來,做起了“水文章”。這篇“文章”不簡單,難就難在缺資金。

        再難也得干!跑項目,要資金,紀軍一個部門一個部門跑,一項一項落實。很快,嘩嘩的自來水唱著歡歌進入村民家里。

        這還不夠,紀軍還對村里的電網進行改造。路通了,水通了,電網也改造了,村民的心里亮堂了、溫暖了。村民們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奔頭,慢慢地有了干勁。

        紀軍趁熱打鐵,動員村民開展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和美麗庭院建設,曾經臟亂的景象被徹底改變。

        要富起來,最終還得靠產業(yè)。發(fā)展什么產業(yè)呢?紀軍學的是畜牧專業(yè),來到村里,就想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技術特長,進行牛羊品種改良,推動村里的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

        紀軍深知,這里的村民對放牧很有情感。但他的品種改良之路,一開始并不順利。

        通過走訪發(fā)現,村民們養(yǎng)的都是巴音布魯克羊。這個品種的羊,個頭小,圈養(yǎng)成本高,效益不高。

        紀軍想用杜泊羊跟巴音布魯克羊雜交,進行品種改良。當他把想法一說,有的人不屑一顧,有的人愛搭不理,有的人當著他的面反對:我們祖祖輩輩養(yǎng)的都是這種羊……

        紀軍挨家挨戶做工作,他把品種改良后的好處掰著手指頭向村民們說……有的村民似乎動心了,可決定要進行人工授精改良品種時,還是沒有人愿意參加。

        紀軍沒有氣餒。說得天花亂墜,不如眼見為實。他找到了時任村委會副主任的哈謝:“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你是村干部,先從你家的羊開始進行改良,所有費用都由畜牧獸醫(yī)站承擔,你看怎么樣?”一番勸說,哈謝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答應了。

        可哈謝了解到人工授精的復雜過程后,以嫌抓羊麻煩為由,決定只試20只。

        令哈謝沒想到的是,試驗的20只羊生產出來的羊羔腿長、個大、健壯,長勢好,長肉快,5個月就長到了四五十公斤。更讓哈謝沒想到的是,改良后的一只羊羔賣到了1500元,和原來的品種比,價格翻了一番。第二年,哈謝不用勸,自己就擴大了改良規(guī)模。

        見哈謝的羊群品種改良后壯大了許多,也掙到了錢,村民們都要進行品種改良。紀軍見大家的積極性高漲,高興地為家家戶戶的羊群進行了品種改良。

        看著村民們養(yǎng)羊增收了,紀軍的動力也更足了。羊的品種改良“文章”剛寫完,又開始打起牛的“算盤”來。

        一天,紀軍正在忙活,突然電話響了。接通電話,傳來了急切的求助聲:“紀書記,我們家的母牛產了牛犢后,站不起來了……”電話是七組村民阿力騰巴特打來的。紀軍放下手頭的活兒,帶著村里防疫站人員趕緊趕往阿力騰巴特家。

        來到阿力騰巴特家,紀軍一看,母牛是營養(yǎng)不良造成的產后癱。他們立即給母牛打上了吊針。兩三天后,母牛終于站起來了。阿力騰巴特握著紀軍的手,感激地說:“太感謝您了,多虧了您及時治療,要不然母牛和小牛犢都沒救了?!痹谶@之前,村里有誰家的牲畜病了,只有聽天由命——村里只有防疫員,沒有獸醫(yī),對牛羊疾病的治療之類的工作,一直沒人能做。

        紀軍趁機把自己醞釀已久的想法告訴了阿力騰巴特:“不用謝我,我們就是為大家增收致富來的。有個事情跟你商量一下,我們想把你發(fā)展成村里的養(yǎng)牛示范戶,把你家現在養(yǎng)的這幾頭土牛改良成西門塔爾牛,這種牛產肉多、成長快、效益好,你看行不行?”

        阿力騰巴特早就聽說村里哈謝家的羊品種改良后效益很好,聽紀軍這樣一說,高興地回答道:“好啊,好啊。”

        一段日子后,阿力騰巴特家的土牛都改良成了西門塔爾牛,數量也從最初的幾頭發(fā)展到三四十頭,阿力騰巴特家真正成了養(yǎng)牛示范戶。在他的帶動下,村里不少人家都養(yǎng)上了西門塔爾牛,少則三五頭,多則四十多頭。

        從巴音布魯克草原生態(tài)移民到察汗烏蘇村,從牧民變農民,人均有7畝土地??蛇@里是沙土地,特別貧瘠,而且漏水、漏肥,原本不會種莊稼的牧民,有的將土地承包給別人,一畝地只有50元到100元的承包費,有的人則索性棄耕,很多土地閑置多年。

        紀軍看著周邊的鄉(xiāng)鎮(zhèn)都靠著種植色素辣椒走上了致富路,而這里的村民卻遲遲找不到出路,心里別提有多著急了?!白畛醮謇锬芊N的土地只有2300多畝,我們大膽嘗試,實施沙化土地換土改良工程,墊上了近10厘米厚的土層,有的地方還加入了羊糞。第一年改良了200畝,到了春天,村民還是不敢種,只好找到鄰村的種植大戶,以很低的價格承包了出去?!蹦且荒?,紀軍一有時間就跑到地里去看辣椒苗的生長情況。當他看到綠油油的辣椒苗染綠曾經的荒灘時,他的信心也如辣椒苗一樣茁壯成長,加大了沙化土地改良的力度,前前后后完成了3300畝土地的改良。

        “算是完成了一件為子孫謀幸福的大事?!蓖恋馗牧己?,土地的“身價”由最初的每畝50多元飆升到500元,按人均7畝地計算,僅此一項,人均增收3000余元。

        不僅如此,一些原來棄地不種的村民,重新種起了地。閑置了10多年的沙土地變成了村民的“淘寶地”,村民其曼就是“淘寶者”之一。他成了村里的種植大戶、致富能手,采用高科技手段、現代化模式種植辣椒,每年收入都在50萬元以上。

        土地改良后,一些村民還種植了苜蓿,解決了山下羊群冬春季飼草料不足的問題。如此一來,山下的羊群由原來的4月份上山,推遲到6月份上山,在草原放牧的時間縮短到4個多月。這樣既減輕了草原的承載量,又為發(fā)展農區(qū)育肥和產業(yè)生態(tài)化打下了基礎。

        這些年,察汗烏蘇村堅持綠色發(fā)展,按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多元化、立體化庭院經濟發(fā)展模式,因地制宜,大力發(fā)展以鴿子、土雞、西門塔爾牛等為主的生態(tài)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相結合的立體化庭院經濟。相繼建成了雞苗孵化散養(yǎng)基地、規(guī)?;澴羽B(yǎng)殖合作社、牛羊品種改良示范點,村里的養(yǎng)殖產業(yè)風生水起。

        2022年,村里的牛羊、土雞、肉鴿、鴿子蛋、額吉鍋盔等特色產業(yè)有了很大的起色。紀軍想,這些土特產品沒有統(tǒng)一的“身份”,辨識度就會大打折扣。于是,村里注冊了察汗烏蘇標志。該標志由一片土地、兩片綠葉、兩只手托起的蒙古包組合而成,寓意托起明天的希望。有了統(tǒng)一的“身份”,村里的土特產品借助電商平臺和特色產品直營店等線上線下渠道,飛出了天山,飛向了各地,帶動許多村民致富增收。

        “因為是散養(yǎng),成本沒多少,除去本錢,僅養(yǎng)雞這一項,每戶就有8000塊左右的收入,家里的零碎開支就夠了?!奔o軍說,現在村里家家戶戶都散養(yǎng)土雞、鴿子,還養(yǎng)了牛羊,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察汗烏蘇村雖然已經整體脫貧了,但一些村民返貧的風險很高,比如六組村民恰格德爾,他的腿殘疾,干不了重活,孩子還在上學,家里僅靠幾畝薄地的流轉費和他愛人打工所得維持生活。

        在了解到恰格德爾家的情況后,紀軍和工作隊、村兩委成員商量,開出了鞏固的方子:一方面幫助他家發(fā)展庭院養(yǎng)殖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幫他開個小商店,每到春種秋收季節(jié),村里來務工的人員很多,這樣也可以讓恰格德爾家增加一筆收入。

        按照開出的方子一項項落實后,恰格德爾干勁倍增,早上天蒙蒙亮就起來,喂羊、喂雞,還把小商店打理得干凈整齊,招徠了不少顧客。收入增加了,生活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令紀軍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激發(fā)了村里不少人的干勁。恰格德爾家發(fā)生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里,也觸動了他們的心——一個殘疾人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打拼,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呢?

        我在察汗烏蘇村住了一個星期,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村民們身上的這種動力。村民們早上天還沒亮就出門了,晚上天黑透了才回到家,整個村莊白天幾乎看不到一個閑人。我要采訪一些村民,只有等到他們晚上回來或者抽空才能采訪。

        紀軍興奮地告訴我,要說村里最大的變化,還是村民們思想上的變化?!耙郧翱刹皇沁@樣,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村民們沒有動力、沒有信心,都不愿意干。”紀軍說,通過這幾年的入戶宣傳、周一升國旗、組織集體活動等方式,大力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另外還通過農民夜校等方式進行技能培訓,一戶一策,幫助村民理思路、謀發(fā)展,村民們看到了希望,漸漸地有了信心、有了奔頭、有了干勁,變“要我干”為“我要干”。

        以前,牧民住在山上,生病了要騎馬走一天才能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看完病當天回不來,還要住一晚。遇到緊急的大病,就醫(yī)更是不方便。孩子們上學也不方便,學校在鄉(xiāng)里,離家很遠,孩子們很小就要寄宿在學校。到了周末,家長騎馬把孩子接回家。

        現在,衛(wèi)生服務站、學校建到了家門口。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適齡孩子背起書包就可獨自去上學。

        然而,六組村民蓋·巴特爾的女兒薩爾娜身有殘疾,對于薩爾娜來說,在家門口度過6年的小學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上初中更是難上加難。難在哪?初中要在和靜縣城就讀,路途遙遠,需要住校,而她生活又不能自理,怎么辦?

        “再難也要上,決不能讓一個孩子失學!”紀軍驅車100多公里來到和靜縣,一連跑了3所學校。當他把薩爾娜的情況告訴學校的負責人后,3所學校的回答如出一轍: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要有人接送、有人照顧、有人陪讀。誰來陪讀?誰來照顧?薩爾娜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無法為薩爾娜陪讀。

        有一天,紀軍和朋友在電話里聊天時,說出了壓在他心上的煩心事,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他——聯系巴州特教學校。掛斷電話,紀軍就撥通了有關負責人員的電話。

        幾天后,對方打來電話,同意接收薩爾娜到巴州特教學校就讀。2021年秋季開學,當紀軍和工作隊人員驅車200多公里把薩爾娜送到巴州特教學校時,壓在紀軍心上的那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在薩爾娜走進校園時,紀軍拿出手機拍下了一張薩爾娜的背影:她的腳下一片明亮,陽光是那么燦爛,天空是那么湛藍……

        2022年6月中旬,紀軍駐村結束回到了單位,還沒來得及歇腳,又投入巴州畜牧產業(yè)鏈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定工作。不過,他的心還牽掛著村子,常常利用節(jié)假日奔赴和靜,組織和靜農業(yè)科技服務團開展畜牧技術培訓。2023年,巴州標準化規(guī)模化養(yǎng)殖場和靜縣佳航家庭農場專家服務團成立,他則成了這里的“常客”。

        今年3月初,巴州黨委組織部開展“以老帶新”活動,紀軍又回到了察汗烏蘇村,與該村兩委班子共同為該村今后的產業(yè)發(fā)展和鄉(xiāng)村振興“把脈”。在半個多月里,他還忙里偷閑為村民解決養(yǎng)殖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困難。

        他說,他將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為和靜縣的畜牧業(yè)發(fā)展獻計獻策,為巴州的鄉(xiāng)村振興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紀軍的話,滿含深情。

        版式設計:趙偲汝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4日 20 版)

        關鍵詞:

        下一篇: 中老鐵路舉辦“中老文藝進站點”活動
        上一篇:最后一頁

        科技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亚洲国产最大av|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