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世界丨雷達:現代戰爭之“眼”|焦點資訊

        首頁 > 國內 > > 正文

        日期:2023-06-30 09:54:48    來源:中國軍網    

        德國TRML-4D雷達。資料照片

        前不久,第十屆世界雷達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全球近500家企業參展,重點展示了雷達及電子信息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引起網友普遍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眾所周知,雷達是武器裝備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交戰雙方依靠雷達識別并測定目標位置和運動參數。自雷達問世以來,隨著戰爭形態的演變快速發展,陸基、機載、艦載等型號雷達層出不窮,其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廣泛。當前,雷達在作用距離、精準度、抗干擾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正朝著探測對抗一體化、任務多樣化等方向發展,在戰場上起到重要作用。

        面對復雜的戰場環境,要想打造一臺性能優異的雷達,不僅要“看得遠、看得清”,“目光”還要足夠敏銳,能夠穿透重重戰場迷霧,精準辨別對方的偽裝和欺騙手段。那么,雷達探測技術緣起何處?走過怎樣的發展歷程?研制現代雷達需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題?本文為您一一解讀。

        “矛”與“盾”的較量,一代戰機催生一代雷達

        告別短兵相接、近距離廝殺的冷兵器時代,現代戰爭的作戰距離早已超出肉眼可見的范圍。能否在戰斗中料敵于先、占據主動,決定著戰爭勝負。

        為了在超視距作戰中決勝千里之外,雷達的崛起成為必然。能夠擔此重擔,是因為雷達有著“獨門絕技”——快速發現、跟蹤目標,為在戰斗中實現“先敵發現、先敵發射、先敵命中”提供支撐。

        世界上最早的雷達誕生于二戰時期。1940年9月,德軍出動數百架戰機襲擊倫敦。然而,有不少戰機還未到達英國領空就被發現了。

        英軍如何提前獲悉德軍戰機的飛行動態?地面炮火又是如何實施精確打擊的?一個個問題讓德軍感到困惑。后來,他們才知道,英軍在這場戰爭中使用了“秘密武器”——雷達,同時開創了雷達在軍事對抗中的先河。

        早期軍用雷達通過機械掃描向空中發射無線電波,探測敵機目標信息。自此,戰機與雷達進行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矛”與“盾”的較量。

        由于機械雷達需要將“鍋蓋天線”對準空中目標,在探測高空高速的二代機時,反應速度慢、易發生故障,“越遠、越快、越可靠”成為新一代雷達的研發目標。英、美等國率先研發出平面陣列天線,通過陣列縫隙輻射電磁波并在空間合成,在有效增強天線增益、擴展探測距離的同時,減輕雷達的體積和重量。

        一代戰機催生一代雷達。在冷戰時期的幾次局部戰爭中,三代機飛行速度和低空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導致雷達盲區成倍增加,大量戰機借助山脈地形成功實現低空突防。

        “矛”的變化,帶動“盾”的升級。為及時有效顯示探測對象信息,雷達必須利用計算機提供精確計算數據。當戰機低空飛行時,戰機的回波信號與地面雜波混合在一起,往往會被雷達自動過濾。部分歐美國家研發出脈沖多普勒雷達,在數據處理機中應用代數方法和濾波理論,通過分析運動目標回波的頻率變化,找出隱藏在噪聲背景中的戰機。一些國家空軍還將脈沖多普勒雷達搭載在預警機上,以“俯視”的方式實現對敵方低空作戰的壓制。

        一段時間以來,“矛”與“盾”的較量,似乎以“盾”的勝利給出階段性結果,雷達性能直接影響空戰勝負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或許正是這個原因,各國科研人員對雷達的改進研制從未停止,他們開始將多目標探測作為技術攻關方向。

        20世紀80年代,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經歷了從無源到有源的發展。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把整部發射機分散到數以千計的收發組件上,通過這些組件實現雷達波束指向的變化。這種雷達天線類似于蜻蜓的“復眼”,不僅實現“身體”能動,“眼球”也能動,還可以瞄準不同方向、不同目標同時進行跟蹤。

        不僅如此,隨著數據處理技術發展,雷達在應對蜂群作戰等新型作戰方式上取得長足進步,強大的信號分析能力能夠實現對低空、群體目標探測。同時,各國開展小型化雷達研究,陸基、機載、艦載等型號雷達層出不窮,其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廣泛。

        “老樹發新芽”,米波雷達成為隱身戰機克星

        2018年,美國海軍宣布將在年度預算中撥出一筆高達20億美元的經費,用于開發新型干擾機,提升反先進米波雷達的對抗能力,維持隱身作戰的優勢。

        其實,早在二戰時期,米波雷達已成為各國防空網的主流雷達,但其工作頻率低、探測精度和分辨率不高,限制了戰場作用的發揮。后來,以分米波和厘米波為代表的微波雷達成為各國競相研究的對象,米波雷達遭到冷遇。

        然而,隱身戰機的出現讓防空網中的大多數雷達失去用武之地。這種尷尬局面一直到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才得以緩解——美軍F-117隱身轟炸機被成功探測并擊落。有資料表明,經過數字處理和固態化升級后的俄制P-18米波雷達在發現和擊落F-117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這一戰例也促使米波雷達重新進入雷達專家的視野。

        現有隱身戰機的雷達,主要集中在戰機的前部和腹部,且隱身電磁波段有一定的頻率范圍,米波雷達恰好避開了隱身戰機的隱身波段,擁有發現隱身戰機的“特長”。不過,傳統米波雷達大多使用簡單的八木天線或老式網狀矩形拋物面天線,采用兩坐標定位,目標識別能力有限,且不易消除地面反射波的影響,抗干擾能力不足。

        如果不加以改進,米波雷達只能用于防空警戒,不能用于武器引導,無法對隱身戰機進行高效追蹤。鑒于此,一些國家對米波雷達進行升級改進,設計新構型的八木天線,采用先進數據傳輸與處理技術,解決傳統米波雷達探測精度不高等問題。

        20世紀70年代,法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研制米波綜合脈沖孔徑雷達。這種先進雷達,采用全向天線單元稀疏布陣,可以實現寬脈沖全向輻射雷達波,再利用計算機將地面反射信號進行分析,能夠精準探測目標的距離、方位、高度和瞬時速度,抗干擾性能得到顯著增強。

        一般來講,雷達天線的尺寸與功率密切相關,要想遠距離剝去戰機的“隱身外衣”,米波雷達天線的尺寸有七八層樓高,整個天線面積相當于半個籃球場。笨重的天線陣列暴露在地面,很容易成為敵方的攻擊目標,致使米波雷達的戰場生存率較低。

        為此,俄羅斯將相控陣技術融入米波雷達,在提高掃描速度的同時,降低米波雷達的體積和重量,研制出車載機動式米波三坐標雷達,強化對戰機高度和速度的探測能力,能夠跟蹤戰機、巡航導彈等各種空中目標,甚至可以在600公里外發現小型高超聲速導彈和小型隱身飛行器,極大提升了探測和電子對抗水平。

        高科技賦能,多領域實現精準探測

        加裝“科技之眼”,雷達可以對空中、海上、陸地各類目標進行偵察與跟蹤,是輔助實現遠程精確打擊的重要手段。如今,雷達已廣泛應用于警戒、偵察、制導等多個軍事領域。

        在數字陣列、人工智能、芯片等高新技術的推動下,加裝“科技之眼”的雷達開啟一路“狂飆”,未來發展呈現多種趨勢——

        一體化。未來戰場,雷達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其他武器系統協同作戰。作戰中既要有雷達設備進行目標探測,也要有通信系統進行信息傳輸,為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功能多樣化,作戰平臺將雷達與通信系統進行一體化設計,以便更好地協同作戰。

        瑞典與意大利在合作研發多功能相控陣系統方面頗有心得,通過加裝寬帶接收機模塊高功率放大器,增加信號頻率接收范圍,將雷達、通信、電子戰系統完美融合,不僅降低了維護成本,還能提升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網絡化。隨著電子對抗技術蓬勃發展,科研人員嘗試將不同體制的雷達部署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捕魚網”,既能擴大覆蓋范圍,還能取長補短,發揮各種型號雷達的優勢。通過多部雷達網絡化協同探測,突破單一雷達探測的性能瓶頸,為雷達穿上“隱身外衣”。

        比如,俄羅斯一款新型組網雷達由遠程警戒、跟蹤識別、精密制導等多種雷達組成,不僅具有抗反輻射導彈的優點,還比普通雷達擁有更高的角分辨率、更好的參數計算精度和更強的抗干擾能力,真正達到“1+1>2”的組網效果,滿足多種防空需求和作戰場景。

        智能化。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為雷達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未來智能雷達將具備環境自適應感知、信息獲取與處理、資源調度等自主行為能力,更加適應復雜多變的電磁對抗環境,特別是集防空、反導等任務于一身,警戒、引導、制導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集成化雷達指日可待。

        當前,世界各軍事強國均提出自適應雷達研發計劃,它可以基于敵方空中無線電信號實施防御,感知周圍環境并自動實施干擾。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與雷杜斯公司簽署了一份價值5890萬美元的合同,為海軍F/A-18戰機上的電子戰系統開發自適應雷達對抗軟硬件,以提高戰機生存能力。

        隨著更多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雷達發展必將迎來新一輪活躍期,在未來戰場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姜子晗 李姍 宋濤)

        關鍵詞:

        下一篇:每日看點!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組織學員開展現地教學
        上一篇:最后一頁

        科技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