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行業發展快速 支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首頁 > 國內 > > 正文

        日期:2023-02-14 14:30:34    來源:人民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人民網北京2月14日電 (王紹紹)13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芳就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情況答記者提問。她表示,國家能源局錨定雙碳目標,大力加強新型儲能行業宏觀引導,促進產業規模快速發展,帶動技術創新多元化,為支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寶貴經驗。

        劉亞芳表示,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在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為儲能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建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電力系統成為我國能源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風電、光伏發電存在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現有電力系統要接受和消納大規模高比例波動性強的風電、光伏發電,亟需大力發展各類儲能以彌補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缺口。

        近一年多來,支撐技術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為新型儲能快速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劉亞芳介紹,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規范(暫行)》《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開發建設全國新型儲能大數據平臺,初步建立了全國新型儲能行業管理體系,統籌推動全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為新型儲能技術創新應用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和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建設新型儲能積極性高漲,為新型儲能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劉亞芳表示,各地加大新型儲能發展研究力度,制定專項規劃或者在相關能源規劃中明確新型儲能發展目標,通過開展省級試點示范、制定補貼政策等方式大力推動新型儲能發展。能源企業、社會資本等各種投資主體對于新型儲能的投資熱情高漲,加快了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和落地進度。全國所有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均已不同程度開展新型儲能發展政策研究。

        此外,技術突破和經濟性提高,為新型儲能快速發展進一步創造了有利條件。劉亞芳還介紹,近年來,國家新型儲能技術發展速度不斷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大幅提升,安全防控技術和措施不斷完善。儲能用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較十年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約50%,目前已形成較完備的產業鏈;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發展迅速。盡管上游原材料價格快速增長,以鋰離子電池為主流的儲能電池系統成本仍呈下降趨勢。新型儲能行業整體處于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的過渡階段,并逐步形成產業化體系。

        “新型儲能特性與傳統的儲能技術形成優勢互補,使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有更多的選擇。”在劉亞芳看來,較之于傳統的抽水蓄能,新型儲能選址靈活、建設周期短、響應快速靈活、應用場景多元,與抽水蓄能可以形成優勢互補,在不同的場景中解決新能源接入電力系統時帶來的強隨機性、高波動性等問題。

        當前,我國已初步建立新型儲能行業管理體系,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增長提速。根據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上報的數據,劉亞芳介紹道,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分省域來看,累計裝機規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別為:山東155萬千瓦、寧夏90萬千瓦、廣東71萬千瓦、湖南63萬千瓦、內蒙古59萬千瓦。新增裝機規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別為:寧夏89萬千瓦,山東89萬千瓦,湖北53萬千瓦,湖南50萬千瓦,內蒙古33萬千瓦。

        “以鋰離子電池為主,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態勢明顯。”劉亞芳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比94.5%、壓縮空氣儲能2.0%、液流電池儲能1.6%、鉛酸(炭)電池儲能1.7%、其他技術路線0.2%。從2022年新增裝機技術占比來看,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占比達94.2%,仍處于絕對主導地位,新增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占比分別達3.4%、2.3%,占比增速明顯加快。此外,飛輪、重力、鈉離子等多種儲能技術也已進入工程化示范階段。

        (責編:王連香、呂騫)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關鍵詞: 電力系統 行業發展

        下一篇:國家能源局:推動綠色電力證書交易 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水平
        上一篇:最后一頁

        科技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