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4機”到5G網絡 他奔跑在通信創新的路上把創新作為第一要務

        首頁 > 5G > > 正文

        日期:2021-08-23 15:00:03    來源:科技日報    

        “我迫切希望發揮自己所長,改變中國的通信現狀。這個想法從我走上科研路起,就沒改變過。”坐在科技日報記者面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以下簡稱信息工程大學)信息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季新生目光炯炯。

        從2G到3G、4G、5G,在推動信息技術迭代的征程上,季新生始終沒有缺席,為國家通信網絡筑起牢固的安全盾牌。

        近日,季新生因在通信網絡安全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獲頒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初出茅廬參與“04機”研發

        1988年,當得知研究所要招一個數學基礎好的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從復旦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畢業后,本已考上原空軍氣象學院研究生的季新生在父親的支持下,轉學來到河南鄭州。

        “部隊的需要,就是我科研的方向。”季新生回憶道,這個選擇做得非常倉促,總共用了不到半個小時,他就下了決定。許多年后,季新生依然清晰地記得,當他推開研究所機房大門的那一刻,滿滿幾個房間的機架上幾萬支電子管閃耀著色彩繽紛的光。

        當時的季新生不知道,他將要加入的團隊正面臨著一次重大考驗。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展翅高飛,卻被一根無形的繩索縛住了“翅膀”——在這個“順風耳”神話流傳千年的國度,作為現代化標志之一的通信基礎設施發展得并不充分。

        為國家經濟發展、信息安全保駕護航,同樣是保家衛國的生死之戰。季新生的恩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任研究所所長鄔江興臨危受命,掛帥出征。

        他們要攻下的一個高地,是研制大型程控交換機——“HJD04”萬門數字程控交換機(以下簡稱“04機”)。這是個高技術、高門檻的任務,一般需要花費數億美元,而當時季新生所在團隊的經費遠不足以支撐此項研制工作。

        “搞這類高難度科研,如同打大仗、打硬仗。沒有硬骨頭要啃,難顯軍人本色。”季新生對鄔江興的話深表認同。

        當時剛剛碩士畢業留校的季新生,承擔起了“04機”營業廳業務的軟件設計任務,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計算話單、打印話單。

        3個月后,團隊人員發生變化,“04機”整體軟件框架也發生了調整。在經過基本的考察和小任務的磨練后,鄔江興讓季新生獨自把“04機”系統計費軟件的開發工作承擔起來。從“小跟班”到在項目中獨當一面,年輕的季新生深感責任重大。

        2009年,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工業和信息化巡禮——輝煌與成就活動中,“04機”與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第一顆原子彈與氫彈、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遠洋貨輪等一起,被評選為新中國成立以來28項“第一”的工業成就。

        對于鄔江興當年的這份信任,現在每每談起,季新生都有些“后怕”——對困難估計不足。“也許這份‘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才是科研中最不能缺少的吧。”季新生說。

        把創新作為第一要務

        技術跟隨,是許多國內研究人員在投身世界科學前沿領域時,最為“穩妥”的選擇。其優勢是避免大方向打偏、短期內容易“見效”,但缺點是競爭者眾多、成果被重復可能性高。

        “不安分”的季新生,卻做出了另一種選擇。“我們不斷地轉換研究重心,用新思路引發新突破。”他說。

        季新生和他的團隊成員始終把創新作為第一要務,將其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在攻關某項目時,團隊成員提出,傳統研發路線對通信網絡體系結構的認識很“僵化”:交換機下面只能接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下面必須接基站,交換機和交換機則永遠“不見面”……

        在所有的科技創新中,體系結構的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能否在最本質的地方開辟新路,從源頭上走出一條捷徑?

        “完全可以!”季新生斬釘截鐵地說。不久后,他和團隊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基于全IP的分布式移動通信”設計思路。

        眾所周知,互聯網是基于IP族協議網絡,所謂“基于全IP的分布式移動通信”設計思路,就是把電信網看做一個計算機網:基站是服務器,是一臺計算機;基站控制器也是一臺服務器,也是計算機;所有接入這個網絡的設備都可以是一臺計算機,通過IP網連接起來。

        為了做好全IP架構的移動3G項目,2001年,季新生克服了重重困難,帶著團隊“集體消失”,投入到封閉式科研工作中。那段日子,他們“南征北戰”、風餐露宿,搬機架、拉線纜、架設備……所有任務都是由團隊技術人員手拉肩扛完成的。

        2003年,在國際最大規模的3G技術實驗中,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全IP移動通信系統,季新生團隊研制的產品在與美國、韓國等國的頂尖公司產品的對比中,各項性能指標均排名靠前,大容量呼叫等核心指標排名第1。在移動通信領域運用全IP技術方面,他們一度領先國外其他廠商5年左右。

        處處為年輕人搭舞臺

        “科學家最大的悲哀是后繼無人、事業斷線。”一直以來,這句被歷史反復驗證了的至理名言“刻”在季新生的心底。

        “科技發展是一場接力賽,要靠一代代人的努力。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只有多給年輕人創造機會,才能讓科技的大樹碩果滿枝。”他說。

        在今年6月的師生聚會上,季新生半開玩笑地說:“我已經53歲了,以后就不能說自己是青年專家了,要轉戰新的戰線嘍!”

        季新生深知,要想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就必須建立一支不斷進取的科研團隊。他特別善于給團隊的年輕人壓擔子,處處為年輕人搭舞臺,創造一切機會,要求他們要具備“自編”“自導”“自演”的本領和能力。

        在季新生的團隊里,不搞論資排輩那一套,不以學歷論高下,也不拿職稱高低分三六九等,只以科學精神、解決復雜問題能力和工程技術成就論英雄。季新生延續了鄔江興的做法,提倡“得理不讓人”,“頭腦風暴”一旦搞起,大家會吵得一塌糊涂。

        “學術爭鳴不僅能碰撞出思想火花,也能訓練思維的敏捷性,相互間的激烈交鋒往往能為解決疑難問題打開新思路。”季新生如是說。

        如今,說起自己的團隊,季新生由衷地感到自豪。這里既有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戰的同事,也有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新生力量。他們是自己思想最迅速的執行者,又是自己靈感的激發者。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現在,許多團隊成員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記者想請季新生多談談自己,但他卻總是把話題轉到了工作上,滔滔不絕地介紹起自己的研究計劃。記者沒有打斷他,因為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的目光應投向未來……(劉 強  記者 張 強)

        關鍵詞: 5G網絡 通信創新 信息技術 國家通信網絡

        下一篇: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5G物聯網改變世界的五種方式
        上一篇:開發了一種新型功率放大器 韓創下6G數據傳輸100米新紀錄

        科技

         
        亚洲熟妇无码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亚洲AV午夜成人影院老师机影院|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娇小性xxxx色|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